近期,生态环境部陆续出台了《机动车定期排放检验机构和维修机构现场检查指南(试行)》《重型货车合规达标排放现场检查指南(试行)》和加强移动源监管工作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城市空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5月13日-14日,泉州市积极响应生态环境部和省生态环境厅移动源执法工作部署,组织开展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移动源执法业务培训,市县两级执法机构移动源执法工作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约40人参加培训。
省厅陈玉权四级调研员对移动源工作部署进行解析
本次培训聚焦移动源执法基础知识和两个检查指南,围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维修机构和重型柴油车辆检查要点开展学习,并邀请省生态环境厅专家对部里移动源执法最新部署展开解析。
市支队黄梅玲进行讲解
培训采取理论授课和现场实训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参训人员理论知识和现场实践能力的双提升。
专家对检测过程进行现场演示
一是通过理论授课和集体讨论,对移动源专项的相关基础知识点做囊括讲解,并从日常检查中常见的排放检验机构可能存在的软、硬件作弊、调换检验检测车辆或尾气、伪造环境温度等环境参数、采样管路不符合标准要求、检验设备未经检定或校准进行检验、篡改关键参数、人为放宽检验方法进行检测、检验过程数据明显异常和人为干扰检测等24个方面问题,维修机构未维修或虚假维修出具维修合格证、未按规定进行备案、临时更换污染控制装置、破坏OBD系统、破坏、拆除污染控制装置等6方面问题和重型柴油车使用OBD作弊器、破坏尿素系统、破坏污染控制装置和拔出、垫高、破坏传感器等11个方面问题进行全面剖析,逐一罗列出每种问题的具体情况、取证要点、问题类别及适用法律法规,集中探讨移动源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就如何开展检查及相关事项做了全流程讲解,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讨论,全面提升了参训人员的移动源执法业务知识储备,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专家对后处理装置进行讲解
二是邀请泉州市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专家,深入检验机构开展现场实训,对几种机动车尾气检验方法进行现场演示,并通过对国五、国六重型柴油车辆现场实物检查,具象化重型柴油车辆尾气处理装置,理论联系实际,全力提升参训人员对检测线可能存在问题的关键环节及对重型柴油车辆现场检查关键点位的掌握程度。通过现场操作便携式烟度计、OBD检测仪、尿素析光仪、工业内窥镜等常用移动源执法设备,使参训人员全面掌握相关执法设备的使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