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废料变肥料 垃圾分类动真格 鲤城探索古城“无废”新解法
时间:2024-08-06 10:49 来源:泉州晚报 阅读人数:

推行垃圾分类是建设“无废城市”的“必答题”。随着今年2月《泉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出台,我市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作为全市首个通过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创建的县市区,鲤城区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持续深化拓展创建成果,打造“和鲤”分类样板模式,探索世遗古城构建“无废城市”的新解法。

打造“无废细胞” 开展垃圾分类日常督导检查

日前,在鲤城区浮桥街道源昌江南城小区,业主奚先生来到垃圾分类屋,熟练地按下按钮,将手中的纸皮、快递包装盒等放入对应的垃圾投放口。

“垃圾分类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对每个人都是好事,就是要慢慢养成习惯。”奚先生说,平常物业工作人员会上门宣传,也会做垃圾分类指导。

该小区物业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郑冬梅告诉记者,自今年小区环保驿站建成后,几乎每周六都会开展环保宣传活动,举办垃圾分类、酵素制作等知识小课堂。“物业管家还会上门发放‘绿色账户’积分卡,引导业主特别是老人们通过垃圾分类投放获得积分,兑换牙膏、纸巾等生活用品,让垃圾分类成为业主的行动自觉。”

除了打造像这样的“无废细胞”示范点之外,2023年9月份以来,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区住建局,重点对全区物业管理小区垃圾分类进行督促、指导,督促小区物业服务企业依法履行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职责,引导物业每天上午7—9点、晚上7—9点,按规定安排桶边督导员,对不符合分类投放要求的行为予以劝告、制止,引导小区业主逐步从“要我分”到“我要分”转变,家庭厨余分出量从1—2吨∕天提升到目前的7—8吨∕天。

“我们每周二组织人员开展物业小区常态化执法督查。截至7月底,已下发整改通知书(提醒单)47份。”鲤城区城管局工作人员章锦添说,不久前,鲤城笋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因未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工作责任,经多次督促仍未整改,被立案处罚,并处罚款1000元。据介绍,这是泉州市首次开出的未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的罚单。

推广“就地处置” 厨余垃圾变身生物菌肥

在鲤城区海滨街道金洲社区厨余垃圾就地处置点,剩菜剩饭、鸡鸭骨头等厨余垃圾经过微生物处理设备的分解气化,变成了褐色的生物有机肥、少量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该处置点运维负责人许国义说:“这台设备每天可处理200公斤左右的厨余垃圾,过程中没有任何固废和污水排出。处置后减量90%,剩余的10%变成菌肥。这些菌肥可以用来种花、种树、种植果蔬,或者用于小区绿化,实现就地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利用。”

金洲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谢梅珠介绍,为了打造垃圾分类精品小区,早在2022年11月,社区就投用了这个厨余垃圾就地处置点,现在服务范围已经从江滨豪园小区扩大到了江滨花园、滨江花园城等3个小区及周边沿街商铺,“居民们对这个做法评价很高,不少居民会到这里拿一些菌肥回家种花、养盆栽”。

目前,除了金洲社区之外,厨余垃圾就地处置的做法已在金山社区、五堡社区、鲤城区政务服务中心食堂等处推广。

试点“公交化转运” 定时定点收储厨余垃圾

“垃圾分类首先要做到干湿分离,再逐步细化分类。”章锦添说,据初步估算,每户家庭每天至少产生0.5公斤的厨余垃圾,而就地处置的仅是其中一小部分。

为此,鲤城区为厨余垃圾配备了专门收储转运车辆75部,制定公交化转运路线4条,设置接驳点位114个,覆盖鲤城区8个街道共81个物业小区。各小区每天定时将厨余垃圾桶运送至指定接驳点,直运至南安圣元餐厨垃圾处理厂进行资源化处置,实现了家庭厨余垃圾收储从“0”到“1”的质变。

“接下来,鲤城还将试点街巷定时定点上门分类收集,提升街巷环境整洁度。”鲤城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建设“无废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今后,鲤城区将继续深化垃圾分类工作,推动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到2025年,生活垃圾投放准确率达85%以上、回收利用率达40%以上,建成各场景‘无废细胞’不低于50个”的目标,为世遗古城构建“无废城市”创造新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