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生态环境局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建设项目公开(晋江防洪提升工程安溪段二期)
时间:2025-07-01 18:20 来源:泉州市生态环境局 阅读人数: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泉州市生态环境局依法对拟作出审批的晋江防洪提升工程安溪段二期审批意见进行公开。

公开时间:2025年7月2日—7月8日(5个工作日)

一、项目名称:晋江防洪提升工程安溪段二期

二、建设地点:安溪县城厢镇、官桥镇、魁斗镇

三、建设单位:福建省安溪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四、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五、项目概况:

晋江防洪提升工程安溪段二期位于泉州市安溪县境内,工程涉及晋江流域的主干流西溪,支流蓝溪和英溪。本工程措施以堤防、护岸建设为主,共布置了6个堤段,建设防洪堤(岸)线总长4.330km(其中新建防洪堤长3.876km,旧堤加固加高长0.041km,新建护岸长0.413km),水闸4座,排水涵洞2座,穿堤(岸)排水管6座,建设项目总投资1720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528.25万元。具体建设内容、规模等以报告表核定为准。

六、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工程施工期,应严格控制施工车辆、机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尽力缩小施工作业带宽度,以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碾压,减少对陆生动物生境及觅食场所的破坏。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围堰施工作业面和施工时间,以减少水体扰动区域和扰动时间,以减免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沙石的散落;河道围堰施工应严格按施工要求分段进行,尽量在枯水期河滩出露条件下进行围堰作业。

2.工程施工期,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车辆和机械冲洗废水经“预沉池+二沉池+清水池”三级沉淀处理工艺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城市绿化标准(其中悬浮物SS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限值:SS≤70mg/L)后回用于路面冲洗、洒水等,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T/T31962-2015)中B级标准后排入城镇污水管网。

3.应加强对水源保护区的保护措施。涉及水源保护区的城厢玉田段,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布置临时堆场和施工工区,禁止在雨天施工,杜绝开挖的渣土被雨水裹挟进入河道的风险,涉水施工应安排在枯水期进行,先围堰后动工,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范围,尽量减少施工扰动面积,合理安排敏感目标范围内各施工点施工作业时间,围堰前可在外围和取水口处布置防污帘以防施工污染水质。施工期间应加强对水源地水质的监测和观测、加强水源地风险防范措施,为了进一步保障水源地及各水厂供水水质安全,城厢玉田段施工现场应配备吸油毡等应急物资,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并与仑苍镇自来水厂及相关部门成立应急工作组。

4.项目施工期应采取施工场地围挡、喷淋、洒水等有效措施控制施工扬尘,施工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要求。各工段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并平整压实,防止尘土飞扬。各施工区应设置洗车平台,完善排水设施,防止泥土粘带。根据工程长度配置洒水车,对施工道路、施工场地区进行洒水降尘,保持车辆出入的路面清洁、湿润,同时在车辆出入口竖立减速标牌,限制行车速度,减少行车时产生大量扬尘。

5.项目施工期应采用先进工艺和低噪声设备控制施工噪声,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有关规定。施工时要求在临近居民点一侧的施工场界布设临时隔声屏障,确保施工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活动,夜间和昼间午休时间禁止爆破作业;禁止夜间施工(22:00~6:00,确实需要施工,则需上报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取得证明,并公告当地居民。

6.固体废物应分类处理处置,严禁混合处理。多余土方及时运至当地主管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妥善处置,不得倾倒入河;生产废水处理设施沉淀的沉渣,定期清掏外运综合利用;施工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进行处理。

7.落实施工期生态防范措施。施工必须严格控制在红线范围之内进行,施工期间要采取保护表层土壤并回用等有效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并尽可能减少植被砍伐,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恢复临时占地植被和生态功能。本项目临时占用湿地,在工程结束后需进行湿地生态恢复。按照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原则,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设计、风险评价及恢复与重建指标体系等对策与方法进行全面的规划。

8.应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落实施工期环保责任,杜绝施工期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发生。

七、公众参与情况

无。

八、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无。

九、听证权利告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十、在拟作出审批意见公开时间范围内,公众反馈意见的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595-22132238

邮编:362000

地址: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海星街100号东海大厦(市政府旁)泉州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核审批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