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0134-3000-2025-00126
    • 备注/文号:泉环保函〔2025〕8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生态环境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7-28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55024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5-07-29 14:22

    答复类型:B

                                

    农工党泉州市委会

    关于提高泉州市农村污水治理水平的建议》(20255024号)由我单位会同泉州市农业农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概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十四五”以来,市政府先后出台《泉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关于印发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等制度文件,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目标任务、路线图和项目运作管理模式。我局按年度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分解细化年度任务到具体村庄,按项目工作法组织实施。建立方案部署、项目推进、督导检查、资金奖补、核查评估的全链条工作制度,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2021年至2024年,全市累计投资37亿元,新增完成1240个村庄污水提升治理,累计新增建设(改造)污水处理站149座、提升泵站164座、建设污水主干管2101公里、支管接户管4659公里,撤并、调整技术路线退役污水处理站274座,大幅度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均等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采纳建议提升治理成效

    农工党泉州市委会在提案中指出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问题短板并提出具体对策建议,为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我们在办理过程中充分吸收采纳,付诸实施。

    (一)统筹谋划,规范项目建设

    一是规划先行。我市10个涉农县(市、区)均已完成编制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0年),规划工作任务细化到自然村,结合村庄水环境现状、自然消纳潜力、地形地貌特点,注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镇排水规划、村庄规划、常住人口变化、供水、改厕、水系整治、农房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统筹和有效衔接,为后续系统治理、科学治理精准治理打下基础二是推行“投、建、管、运”一体化。按照“市场的交给市场、专业的交给专业”的原则,我市创新机制体制,以县为单元,一县一公司统一负责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投、建、管、运”,实行专业建设、公司化运营。洛江区由洛江国投公司、泉港区由泉港区水利水务有限公司、石狮市由石狮市产投农村水系治理有限公司、南安市由南安水务集团、惠安县由中城乡(泉州)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安溪县由安溪县水务集团、永春县由永春桃溪环保有限公司、德化县由德化戴云水处理有限公司、台商投资区由台商区水务公司负责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投、建、管、运”。三是强化工程监管。按照《福建省进一步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工程设计、建设,严把材料质量关,推行第三方监理、镇村协同监管、群众代表监督等方式,加强施工监管、档案管理和竣工验收,确保一次建设长久使用。

    (二)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治理

    2025年,我局印发实施《泉州市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实施方案》,指导各地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经济适用、提高成效”原则实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各涉农县(市、区)充分考虑村庄不同区位条件、地形地貌、人口集聚程度、污水产生量等因素,立足农村、因村制宜,“三基本”(即基本看不到污水横流,基本闻不到水体臭味,基本听不到村民怨言)为底线,合理选择治理技术路线,宜纳厂则纳厂、宜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对于人口聚集程度高、周边环境敏感、对尾水排放有严格要求的村庄,主要通过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或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治理;对于人口密度低、周边无环境敏感点的村庄主要通过改造三格化粪池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尾水排入山体、林地、农田消纳,实现有效管控。审慎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站,避免浪费、减少建设和运维管理成本。2025年,全市计划实施331村庄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其中纳厂治理153个村庄、集中式治理79个村庄、分散式管控99个村庄。

    (三)多元筹措,保障治理投入

    一是上级补助资金,“十四五”期间我市累计争取中央和省级农村生活污水专项补助资金约2.6亿元,其中2025年已争取。二是市级财政投入,泉州市级财政设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资金,每年预算约6000万元专项补助各县(市、区)农村污水治理。县级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设施运维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治理投入。三是社会资金参与建设。石狮、南安、惠安、台商区等县(市、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陆续签约并落地实施吸引逾24亿元的社会资本参与设施建设和运营。四是征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费。石狮、晋江、南安、惠安等县(市、区)已陆续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费各地污水处理费全部由自来水公司代收专用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网的建设、维护管理。

    (四)建管并重,强化设施运维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三分建、七分管”。运维管理是关键,我市出台《泉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规定(试行)》,加强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提高设施正常运行率。一是推行专业运维,推行第三方机构运维模式,促进设施运维朝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我市已建设施已分批次移交第三方专业公司运维管理污水处理站775座。二是推行智慧监管,建设泉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监管平台,首期接入80座污水处理站,实时监控进出水量、设备运行状态、用电量、动力设备(水泵、风机等)运行状态,及时预警、及时整修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完善监管平台,扩大覆盖面,推动日处理量大于100吨的污水处理站接入监管平台,实现联网监控、自动化预警、在线调度管理、问题转办督办等功能,赋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监管三是完善管理机制,完善县、镇()、村、农户、第三方运维单位“五位一体”的运维管理模式,探索建立运维管理单位“红黑榜”制度。落实运维经费保障,建立健全“财政补贴、用者付费”的资金筹措机制,征收污水处理费,多渠道筹措保障运行维护资金。

    (五)群策群力,推行社会共治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村干部带头作用,协调解决好管道敷设过程矛盾纠纷。做细宣传引导工作,提高村民环境意识,从“要我治”转变为“我要治”。鼓励村民参与和监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运维,将群众意见纳入项目设计等考量,实现良性互动共建家园。设立项目监督电话,方便村民参与项目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协商、及时解决,群策群力,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农村污水治理

    2025年是《泉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收官之年,市生态环境局已印发实施年度攻坚方案,指导各涉农县(市、区)以污水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为导向,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全市计划实施326个以上村庄提升治理,包括85个省级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6月底,全市326个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村庄已开工建设249个村庄,完工19个村庄,累计完成投资额2.02亿元,新增建设污水主干管133.9公里、支管接户管338.8公里。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督导检查,督促各县(市、区)序时推进项目施工建设,重点检查农户污水接户收集和现场施工监理、设施运维情况,确保设施建得成、管得好、用得上。

    心感谢农工党泉州市委会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林仁漳

    经办人员:施汉阳、范淑芬

    联系电话:22579348

     

    泉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7月28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