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变废为宝妙招 用创意“塑”造新生 ——“生态环境宣传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东海校区
时间:2025-11-01 10:28 来源:东南早报 阅读人数:

用过的饮料杯、吸管、塑料袋……这些常见的生活垃圾经过一番改造,会有怎样的“大变身”呢?近日,“生态环境宣传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东海校区,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的师生们与该校小记者联动,开启了“变废为宝 创意无限——重启‘瓶’生”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在大学生的讲解和示范下,小记者们利用一次性杯子、塑料瓶、吸管等塑料制品,发挥创意和动手能力,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风铃和花朵。活动将“减塑”这一环保理念与艺术创作相结合,让小记者们掌握变废为宝的妙招,增强环保意识,学会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美。

“生态环境宣传进校园”系列活动由泉州市生态环境局、东南早报联合主办,已连续举办七年。来自各高校环保领域的教授、专家结合科研成果,围绕“无废城市”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海洋保护等主题,以寓教于乐的授课方式为上万名中小学生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让环保理念深入“童心”。今年,该系列活动在授课的基础上,创新加入了环保实践环节。活动通过组织旧物改造等趣味实践,鼓励学生亲手将废弃物变废为宝,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成为“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的生动践行者。

 

★一起加入“减塑”行动

□小记者 林鸿祺(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东海校区五年级)

生活中,我们使用过各种各样的塑料袋,当它们不再用来装东西时,可以做些什么呢?今天,在泉州师院大学生哥哥姐姐的组织下,我们让塑料袋来了一次不一样的“指尖绽放”。

首先把塑料袋折叠成方块大小,剪下其中一角,层层叠叠的“花瓣”就有了;然后用吸管当“花茎”,把“花瓣”一片片穿到吸管上;再用卡纸制作出“叶片”,粘在吸管上……一枝立体花朵就做好啦。

塑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破坏。我们要减少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多使用布袋或者纸袋等,一起加入“减塑”行动,保护地球环境。

 

★独一无二的风铃

□小记者 潘婧妍(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东海校区五年级)

我用彩笔在透明的一次性杯身上画了荷塘的景色,有粉色的荷花、绿色的荷叶,还有正在嬉戏的蝌蚪。大家都夸我画得好,而且配色清新。小记者们有的画秋日景色,有的画卡通形象,都非常好看。

最后,我们用绳子穿过杯底的小洞,在绳子一端粘上不同造型的卡纸,卡纸上面写着美好的祝福语。经过改造,一次性开口杯便“变身”为独一无二的风铃。我想象着它随风动起来的样子,一定非常好看。

我们身边随手就可能被丢弃的生活垃圾,如果进行改造,也可以有“第二次生命”。同学们,你们也去试试制作吧,别小看这样的尝试,它可以美化生活,也可以保护环境,一举两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