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由泉州市生态环境局、东南早报联合主办的小记者绿色生态公益行再次启动。小记者们走进泉州市宝洲污水处理厂,来一回生态环境的现场教学。
从污水进水口开始,小记者们跟随副厂长郑庭忠参观污水处理设施,学习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全过程,见证污水“变形记”。大家通过这次参观认识到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意义,增强了节水护水的意识。
(来源:东南早报 记者:傅蓉蓉 通讯员:周静云)
★守护美好家园
□小记者 林子超(鲤城实小笋浯校区四年级)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为了进一步了解生活污水的处理情况,在郑副厂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污水处理场内的粗格栅、细格栅、曝气沉砂池、生化池、二沉池、消毒池等一系列污水处理设施,学习了污水的收集处理工序,也明白了生活污水需要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入江河。如果经过处理的污水满足回用标准,也可用于绿化浇水、清洗马路等。
在生活中,我们要自觉做到不浪费一滴水,学会把生活用水进行二次利用。只要你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定能守护好我们的美好家园。(指导老师:林小华)
★生活污水的处理
□小记者 朱可馨(鲤城实小笋浯校区四年级)
你知道我们用完的生活污水是怎么处理的吗?让我带你一起了解一下吧。污水的处理分为前处理、活性污泥法、二沉池(泥水分离)、消毒等。首先要利用粗细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和杂物,利用曝气沉砂池去除污水中的无机砂粒等;接着通过A/O生物池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在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最后将满足排放条件的污水排入江河,或是用来清洗马路或浇灌树木。
听完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觉得污水处理很神奇呢?(指导老师:武术芳)
★目睹污水变清
□小记者 曾乙昊(鲤城实小笋浯校区五年级)
如何处理生活污水,是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一个大课题。在郑副厂长的带领下,我们亲眼看见了污水变清的神奇过程。
污水进入污水厂后,首先通过粗细格栅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杂物;接着通过曝气沉砂池,去除污水中的无机砂粒;A/O生物池内的活性污泥,可以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吃”掉;之后再经过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最后对污水进行再消毒,污水才能排入大自然。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好好学习环保知识,长大后承担起推动绿色环保发展的重任。(指导老师:王明明)
★为环境保护添砖加瓦
□小记者 潘浩轩(鲤城实小笋浯校区四年级)
来到污水处理厂,我们跟随郑副厂长参观了粗细格栅、曝气沉砂池、A/O生物池和二沉池等设施的污水处理过程。看着逐渐变清的污水被排入晋江,我心里感到无比振奋。
我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节约用水——随手关紧水龙头,用洗米水、洗菜水来浇花浇树,减少污水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添砖加瓦。(指导老师:范明慧)
★让我们的世界更洁净
□小记者 林政恩(鲤城实小笋浯校区四年级)
来到污水处理厂,一台巨大的机器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探秘之旅也由此开始。郑副厂长向我们介绍,这台机器是粗格栅,它可以去除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和杂物。踏上台阶,我们看到一台相似的机器,它叫细格栅,可以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杂物。接着,经过曝气沉砂池处理的污水来到一个大水池,水中混杂着泥土,它们是活性污泥。可别小看它,这些泥土中的微生物可以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呢!之后污水还要经过二沉池、消毒池,等完成全部工序后,变清澈的水才可以排入晋江。
回家路上我思考了许久。水是生命的源泉,从今以后,我一定要保护好水资源,让我们的世界更洁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