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荧光海真相 为美丽大海行动起来——“生态环境宣传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丰泽区云谷小学
时间:2022-03-08 13:59 来源:东南早报 阅读人数:

荧光海的美丽令人倾心,但看起来梦幻的画面,其实戴着“魔鬼的面具”……3月4日上午,“生态环境宣传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丰泽区云谷小学,泉州师范学院海洋与食品学院海洋技术教研室主任、泉州刺桐科学传播学者邱勇副教授受邀为该校小记者作了主题为“大海的呼唤,梦幻荧光海”的讲座分享。

 

讲座中,邱老师带着小记者认识了荧光海及其成因——原来美丽的荧光海只是表象,背后可能还隐藏着人为的生态环境污染。邱老师不仅分享了生动的案例和自身的研究经历,还现场演示了便携式水质参数检测仪、便携式光照仪、原位pH计等仪器的使用,告诉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加入保护海洋的队伍当中,还海洋一片生机勃勃。

“生态环境宣传进校园”系列活动由泉州市生态环境局、东南早报主办,目前已在多个中小学校开展活动,接下来还将继续邀请老师与专家入校,与学生分享环保知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记者 吴小婷 傅蓉蓉 通讯员 周静云 林晓梅

 

★荧光海“魔鬼”的一面

□小记者 曾诗岚(丰泽区云谷小学五年级)

原来,海水中的荧光来自夜光藻,当海水富营养化的时候,夜光藻就会大量繁殖,它们聚集发光形成荧光海的同时,也可能会致使海中的其他生物缺氧、死亡。

不仅如此,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的塑料也成了海水的污染源。有的海中生物因为误食塑料而死亡;有的塑料化为微塑料之后,进入动物血液、淋巴系统,甚至肝脏等,成为食物链的一部分,汇集在人类体内。

梦幻荧光海虽然美丽,但却有着“魔鬼”的一面。我们要爱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科学知识,研究海洋,还大海一片生机。

 

★不让大海“呻吟”

□小记者 陈思君(丰泽区云谷小学五年级)

人类往自然中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使海水营养盐增加,从而藻类大量繁殖;而过于密集的藻类消耗了水体中的氧气,导致鱼虾等生物的死亡。

人类破坏环境的所作所为,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比如,人类使用的塑料制品会变成微小颗粒进入水源和土壤,被鱼虾、蔬菜等生物所吸收,最终再回到人的体内。

无论如何,大海已经向我们发出“求助”,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大海,不让大海痛苦“呻吟”。

 

★为大海做些事

□小记者 叶岚(丰泽区云谷小学二年级)

那是我第一次来到大海边,无边无际的大海卷着浪唱着美妙的歌,引来了大家的欢呼。我伸出双手轻轻地摸了摸大海,大海也轻轻地摸了摸我……这就是我看到的大海的样子。

而讲座中,邱老师的分享让我们听见了大海的“呼唤”。邱老师还展示了他工作中常用的水质参数检测仪、原位pH计,他和其他一些专家为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积极做着研究。原来,我们也可以为美丽的大海做些事情,比如少用塑料产品,参加海洋环保公益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